互联网品牌内容营销专家

蚂蚁全媒体主办

新锐视角 ■ 区块链资讯平台

查找

首页>产经 > 正文
甘肃岷县百年铜铝铸造“守艺人”:心灵之作让铜不再是冰冷金属
2023-04-28 21:13:09来源:中国新闻网
甘肃岷县百年铜铝铸造“守艺人”:心灵之作让铜不再是冰冷金属
4月下旬,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铜铝手工翻砂铸造师蒋胜平向学徒展示铸造老手艺。图为老手艺教授现场。 陈昕 摄

  中新网兰州4月28日电 (陈昕 崔桓)一块铜,经过匠人们的“千锤百炼”,变身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一代接一代的铸造工匠们用古老的手工技艺锻造历史,这里的铜铝翻砂铸造工艺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老手艺。

  在岷县,这种技艺以清水镇清水村最为出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冶炼铸造技艺的典型代表,也是研究纯手工铸造技艺的“活化石”。

  铜铝手工翻砂铸造师蒋胜平,在清水镇一带很有名气。今年55岁的他,铜匠手艺精湛绝伦。“1984年,也就是我16岁时,跟着祖父学习这门手艺。”蒋胜平说,算下来已经干了近40年,他本人对铜有特别的感情在里面。

图为铜铝铸造成品展示。 崔桓 摄
图为铜铝铸造成品展示。 崔桓 摄

  “我是第二代传人,我儿子是第三代。”蒋胜平用两句话,简单总结了家业传承。铜铝手艺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埋藏在血脉里的记忆被不断挖掘的过程。在蒋胜平看来,传统技艺需要与之朝夕相处。制作模具是最困难的环节,一般人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掌握,而且要进行大量的技术实践。

  “作为匠人,就应该把技艺练好,把活做得漂亮。不过要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匠人,需多年的静心修炼。”蒋胜平说,铜铝铸造工艺的传承,多是以师带徒、口传心授,手把手教学。

  “制作经塑模、修模、刻花、合模、浇铸、抛光等十几道工序,且每道工序选用不一样的工具进行修饰和雕刻。”他说,学艺者除了具备良好的技术外,还需要耐心、静心和恒心。他们需要用到手,更需要用到心,这样每件作品才能具有生命力,亦才能称为心灵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匠人们在制作模具时没有设计图纸,器物的尺寸全在脑中。其模具皮子、里子的配方、原料的干湿,以及图案何时雕刻、木炭水如何涮光、器物浇铸厚度的掌握等,全凭自己的悟性和感觉。

  正因如此,每一件作品都是不一样的,哪怕是做同样款式和花色图案的作品,都会因为匠人雕刻时的不同心情、不同感悟、不同角度而各具特色,传递出手工之美。

  清水铜铝铸造的产品很多,有大(dai)锅、火壶、火盆、柱础座、大钟、香炉、水桶等,但最典型的制品主要是大锅。这些大锅都是藏式风格,上面的图案主要以藏族吉祥八宝纹样和中国传统的龙图形为主,产品也主要销往青海、西藏、四川、贵州等民族地区。

  藏族牧民对清水所铸造的铜锅十分喜爱,一般买回去擦洗干净之后,装上酥油、炒面等,放置在家里最显要的位置,既是精美的装饰品,也是财富与家境的象征。

  “纯手工器物,它的独特价值就是唯一性,永远不会有第二件一模一样的作品。”蒋胜品介绍说,铜铝作品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不氧化、不生锈,能够永久保留。

  手艺人,守艺人。如何让铜不再是冷冰冰的金属?在多年创作过程中,蒋胜平通过实践不断积累更多的经验,他认识到铜铝翻砂铸造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朝着工艺美术制品的方向发展。基于此,为发展壮大铜铝铸造产业,他在2019年成立了铜铝铸造专业合作社,相继带动村里300多户、700多人从事铜铝铸造翻砂产业,每户年经营收入达20多万元,总营业收入达6000万元左右。他的铜器不仅仅在国内销售,还早已搭上网购和自驾游的“便车”销往海外,使老手艺成为致富“新法宝”。(完)


  Top